9月9日,学术期刊Cell Death & Diseas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卫涛涛课题组与美国Creighton大学屠亚平课题组的合作论文,这是卫涛涛课题组与屠亚平课题组长期合作所取得的又一成果。研究人员发现,miR-133a表达的上调促进了线粒体生物发生和肌细胞分化,并进一步通过“定向染色质构象捕获”(CAPTURE)技术找到了调控miR-133a表达的上游调控因子KAP1,从而加深了对miR-133a转录调控机制及重要功能的了解。
microRNA(miRNA)在多种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。在前期工作中,卫涛涛课题组与屠亚平课题组密切合作,通过分子、细胞及动物实验证明,TGF-β1诱导表达的miR-133a可通过负反馈调节的方式作用于TGF-β1受体及其效应分子,负调控TGF-β1信号通路,从而抑制甚至部分逆转特发性肺纤维化(IPF)的进程,相关论文于2019年9月11日发表于Cell Death & Disease杂志。
鉴于miR-133a的重要生理及病理生理学作用,探明其调控机制将对治疗肺纤维化等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线索。卫涛涛课题组与屠亚平课题组进一步以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miR-133a动态表达为模型,使用基于CRISPR/Cas9的CAPTURE技术,结合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,系统研究了miR-133a表达的调控机制,发现KAP1相关的转录调控复合物可抑制C2C12成肌细胞中miR-133a的表达;敲低KAP1可增加miR-133a的表达,此过程伴随线粒体生物发生和C2C12成肌细胞分化;miR-133a的上调足以诱导线粒体生物发生和C2C12成肌细胞分化,而miR-133a抑制剂则显着抑制细胞分化。
该研究*使用CAPTURE技术鉴定了细胞分化过程中调控miR-133a表达的重要因子,为理解microRNA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。
采用Ausbian进口特级胎牛血清,透析过滤去除10000D以下小分子(如次黄嘌呤和胸腺核苷),避免外源小分子对细胞产生干扰。适合脉冲示踪实验(例如同位素标记特定小分子,并加入到培养体系中,以研究细胞代谢),也适合转染CHO后的筛选等应用。
储存条件
-20°C冻存。
胎牛血清*解冻后,应按单次习惯用量分装,分装后的血清仍-20°C冻存。
若置于4°C的血清,应在一周内用完。
为保证细胞培养的效果,血清和培养基的配置,应遵循“现用现配”原则。配好的培养液,应于一周内用完。
血清避免反复冻融,避免在4°C或更高温度储存过久,否则会破坏血清中有效活性成分,影响血清品质。
血清融化 专业方法:
目的;更好保留血清中活性成分,使细胞培养更稳定。
推荐血清厂家 专业融化方法(此方法通用,适用于所有种类的血清):
注意:
♦ 在水浴过程中,血清的平面要*浸在水中。在融化过程中要慢慢摇动瓶身,使血清混匀,但摇动中尽量不要产生泡沫!